邮票收藏
集邮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生肖邮票 >

邮票上展现壮丽的河山和文化

来源:收藏 发布于 2024-11-23 阅读
      风光名胜邮票中国幅员辽阔,秀美的自然风光、雄奇的名 山大川、众多的名胜古迹举世闻名。60年代曾发行“黄山风景” 邮票,深受集邮者的喜差和好评。“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发行 风光名胜题材的邮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又恢复了风光名胜 邮票的发行。1979年至1985年,中国发行风光名胜邮票9套: T.42“台湾风光”、53“桂林山水”、T.55“西双版纳风光”、56 “苏州园林一留园”、64“石林”、T.67“庐山风景”、“苏州园林一拙政园”、T.100“峨嵋风光”、普20“北京风景”,并开 始发行“四大佛教名山”、“五岳”等系列邮票。展现了中国的秀美 河山和人文景观。这一时期的风光名胜邮票,产生了一批受到广 泛赞誉的佳作。

      中国历代文人学士寄情山水,以诗文书画描述壮丽秀美的 河山,抒发爱国之情。中国风光名胜的这一特点,让邮票设计者 认识到自然风光邮票绝不仅仅是单纯反映自然景色,名胜古迹 也是风景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故设计时把自然景观与人文 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表现。
     “台湾风光”邮票是继1963年“黄山风景”邮票发行之后,首 次发行的自然风光邮票。其重要意义还在于,这也是祖国大陆首 次发行反映台湾风光的邮票,这一选题的大胆开拓,产生的社会 影响非同一般。“台湾风光”邮票的发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涉及台湾题材的邮票收藏,在以往是十分敏感的问题。1979年1月1日,中国和美国宣布建立外交关系。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号召台湾早日归回祖国,完成统一大业。这两件大事的宣布,立即轰动世界。1979年1月,中国政府向台湾当局提出“三通(通邮、通航、通商的建议后,为促进海峡两岸的交往,《人民日报》自1979年初以“祖国宝岛一台湾”为刊头,陆续刊登有关台湾的消息和介绍台湾的风光。1979年2月4日,《人民日报》在第6版上以整版篇幅,刊出10幅台湾风光彩色照片,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普遍关注。当日,邮电部邮票发行局负责人周保昌和薛铁研究决定,为了让世人更多地了解台湾的秀美河山,寄托对台湾同胞的关爱之情,在1979年度的邮票发行计划中增发一套“台湾风光”特种邮票。并决定由著名邮票设计家孙传哲设计。

     10月20日,邮电部发行T.42“台湾风光”邮票,全套6枚。图案分别是:玉山、日月潭、赤嵌楼、苏花沿海公路、天祥大瀑布、半屏山月夜,介绍了台湾的风光名胜。邮票图案色彩亮丽,格调清幽,富有诗意。气势磅礴的玉山、苍山环抱的日月潭、海浪拍岸的沿海公路、飞流直下的天祥瀑布、明月映照的半屏山,寓意天涯共此时,九州盼团圆。在这套邮票的设计过程中,邮票发行局采取了十分慎重的态度。先与台湾民主自治联盟取得 联系,设计者与台盟副秘书长和台湾籍美术家沈抚商议,确定了 以“宝岛台湾”为题的设计方案,邮票图案以台湾的风光名胜为 题材。然后设计者根据从北京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和八一电影制 片厂査阅、收集的图片和资料,选择了台湾最著名的风光名胜, 绘制了一组图稿。原图稿中有“鹅銮鼻灯塔”,台盟副秘书长徐盟 山提出:该灯塔有座炮台,炮口指向大陆,最好不用,设计者便舍 弃了这一题材。之后又派邮票设计室人员参加在北京台盟支 部召开的“台湾风光”邮票设计稿征求意见的座谈会。台盟提出 的具体意见是:可以选择6幅图案作为邮票发行;玉山图案应该 画雪,因为玉山是台湾省冬季惟一有雪的山,所以得名玉山;日 月潭四周的櫻花是日本人统治时期种的,不要为宜;半屏山应 主要突出山,而不是突出塔,塔应缩小。

       邮票设计室认真研究了以上意见,对3枚邮票图案进行了 一些修改,其中“玉山”图案改为“日照玉山”,使画面显得壮 丽,同时寓意台湾人民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但在玉山加不加 雪的问题上,仍有争论。设计者认为加雪后只有冷色调雪景, 全套邮票几乎没有暖色调,整体效果不好。最终邮票发行局党委 研究认为,还是应两者兼顾,设计者按这一要求进行了最后的修 改。

       正式发行时,这套邮票名称定为“台湾风光”,并对3枚邮票的图案名称进行了改变,将“玉山朝辉”改为“玉山”;“赤嵌楼古 迹”改为“赤嵌楼”广半屏山”改为“半屏山月夜”。突出宣传台湾 风光主题。从上述对图案和票名的修改,可以看出在“台湾风光” 邮票的选題和设计过程中,相关部门和人员深思熟虑、反复推敲 的审慎态度。
1980年8月发行的53“桂林山水”邮票全套8枚,设计者 采用泼墨写意技法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美景色。

       1981年1月发行的55“西双版纳风光”邮票,设计者采用 油画方式展示了西双版纳美丽的热带风光,开创了采用油画技 法设计邮票的先例。画面色彩丰富、浓郁。用油画印制邮票在中 国还是第一次,在制版上存在一定困难。北京邮票厂采用了照相 凹版印制,每枚邮票均由5种颜色组成,并使用了深腐蚀的方法 和进口水墨印刷。但仍与原画存在着差距。

       1981年7月发行的1. 67“庐山风景”邮票,全套7枚。选择 了庐山的7个著名景点作为邮票图案内容。

        1981年9月发行的64“石林”邮票特约油画家詹建俊创 作。描绘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石林那神奇梦幻般的景色。5枚 票的题名雾、秋、湖、霞、星,使沉静的山石更富有诗情画意。

        1984年11月发行的100“峨嵋风光”邮票是中国首次采 用40x54毫米的宽大票幅来表现风光名胜,画面舒展开阔。设 计者曾三上哦嵋,抓住了哦嵋山以自然风光与寺院建筑相融合 的特点,从中选取了 6个最有代表性的风景点,描绘出哦嵋深山 藏古寺的景致。作者采用钢笔加水彩的方法,用钢笔线条将寺庙建筑的复杂结构描画出来,再用水彩加以渲染,烘托出气氛,增强色调,加深意境。被评为1984年最佳邮票。

       古典园林邮票邮电部在20世纪80年代初决定发行“中国园林”系列的特种邮票,并先后于1980年、1984年发行了“苏州园林”邮票两套,1989年发行了“杭州西湖”邮票。苏、杭园林是中国南方园林艺术的代表。

       中国园林是一种自然式的山水风景园林,园景主要是摹仿自然,园林中除建筑外,还要凿池造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照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色,故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中国古典园林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风景园林等类型。私家园林以江南一带最为精美,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说。1980年发行的T. 56“苏州园林留园”和1984年发行的96“苏州园林拙政园”,是本时期新开发的苏州园林系列邮票的姊妹篇。留园和拙政园均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 作。

       这两套邮票在邮票的内容选材上,构图设计上,表现手法 上,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两套邮票画面均以园林建筑为 主体,用景色来衬托。“留园”描绘的是四季景色。设计者为展现 苏州园林小巧俊秀的特色,采用的是中国界画勾线法和水粉画 相结合的手法。用工笔画勾线,将山石树木、亭台楼阁,甚至每个 窗愣、瓦片都勾画得清淸楚楚,把苏州园林小巧、梢致的特点I表 现得淋满尽致。对建筑周围的景色及水池、花木、山石等用水粉 画的色块加以渲染烘托,鲜艳夺目。设计者孙传哲是一位富有经 验的邮票设计师,他创作时,对景物不做精细的描绘,如果过于 仔细,缩印在邮票上后,景物反而模糊不淸。设计者用水粉画的 色块结合勾线法描绘出的景物图稿,看似平淡,但印出的邮票却 很精美。这是设计者利用邮票印刷的特点和规律I在设计实践中 摸索出的一种创作方法。

      这两套邮票在构图的视觉角度上有所不同,“留园”从平视 的角度,再现了曲溪楼、远翠阁、涵碧山房、冠云峰四个景点的景 色。而“拙政园”采用俯视构图描绘全景全貌。票型设计“留园”为 横椹厂拙政园"为竖椹。在选材和构图设计上避免了笛同,表现 出两个园林的各内特点和风格。在印刷上留园”采用影写版, “拙政园”采用的是雕刻、影写版套印。著名作家叶圣陶还应邀在 《集邮》杂志上撰文评介“拙政园”邮票。



 

邮票收藏



标签:
更多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3号  电话:15210093958 (微信同号)
    • 2586199133(微信号)
    •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17063号-5
    • 版权所有:百分邮票收藏网 2003-2019
    • 声明:网登载内容来自报纸、网络、新闻等等,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