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收藏
集邮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生肖邮票 >

普通邮票发行工作中的探索

来源:收藏 发布于 2024-11-23 阅读
  邮票发行局为适应邮票自动出售机的需要、为缓解 普通邮票供需矛盾的紧张状况,曾先后计划发行一套卷筒式普通邮票和一套胶印普通邮票,后因情况的不断变化,数次变更计 划,最后这两套普通邮票均未发行,只发行了一枚一套的普 19。后邮票发行局又为全国邮展筹集经费,专门发行一枚特殊邮 品一10元面值的小型张,因无编号,引起众多争议,由于该票 采用了普24邮票的图案,最终将其列人普票之中。这是普票发 行工作在改进中发生的特殊情况。

  一、“北京长话大楼”普通邮票
  1977年12月,为了适应邮票自动出售机的需要,邮票发行 局计划发行一套卷筒式普通邮票,全套2枚。设计图稿画面均为 北京长话大楼。第一枚深蓝色,面值4分。第二枚酱红色,面值8 分。计划采用单色雕刻版印制。这套邮票志号编为普19。但是 因各种原因其发行计划和发行内容多次变更,直到1981年6月 5日才正式发行。

  第一次变更是邮票规格的改变。经与北京邮票厂研究,发现 原计划的邮票规格26 08 X 36毫米不适合邮票出售机使用。于 是计划采用30x39.573毫米规格,但这样大的票幅相当于纪 念、特种邮票规格,原设计的邮票图稿不适用,需重新绘制。

  第二次变更是1980年10月,邮票发行局根据卷筒式邮票 不发行的新情况,计划将普19邮票制作小本票50万本,每本内 贴8分面值票10枚,4分面值票5枚,售价1元。总计,用于小本 票的8分面值票500万枚,4分面值票250万枚。计划印制的总印量为:8分面值票1500万枚,4分面值票1000万枚。当时,已将普19小本票封片设计图稿报送邮票发行局审定,并请北京邮票厂核算小本票的印制费。但未被批准,遂又放弃。接下来是邮票枚数的改变。原计划第一枚4分邮票为深蓝色,邮票厂没有这种油墨。后改用黑色油墨打印样,但仍不理想。最后决定放弃4分票,只发行1枚8分票。1981年6月5日,邮电部发行普19“北京长话大楼”普通邮票,全套1枚。图案是1974年建成的北京长途电话大楼。面值8分,规格26丨5 X35毫米(邮电部正式文件为30x40毫米),单色雕刻版印刷、无背胶(正式文件称背面刷胶)。这枚枚数最少、票幅最大的普通邮票,发行过程的一波三折,反映了中国在改进普票发行工作实践中所进行的多次探索和尝试。

  二、取消发行的“喜鹊、鸽子(普通邮票)
  1985年,邮票发行局计划发行一套新的普通邮票,编号最 初定为普23,胶版印制。计划是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之后作出 的:1.当时的普通邮票和纪特邮票供需矛盾十分尖锐,邮票厂生产能力又一时增加不上去。恢复生产胶印普票,可以缓解邮票 发行的紧张状况。2.1949年以来,我国共发行普通邮票28套 216枚,图案内容中天安门、革命圣地、四化建设题材占绝大多 数。不少群众来信反映,希望普票图案内容也要新颖些。为此,这 套拟发行的新普票选择了喜鹊和鸽子为图案,并约请金鸿钧作 画,经动物研究所审査定稿。3,这套邮票图稿的绘制方式考虑 了胶版印刷邮票的特点,黑色线条的鸽子和喜鹊设计成鲜艳的 底色,好印刷,作为邮资标志也很明显。

  伹是,1986年邮票发行局又决定取消发行这套胶印普票。 取消发行的原因是原计划发行的‘喜鹊、鸽子’胶印普票,是在 1985年通信用票供求矛盾较大,作为补救措施,临时确定设计 发行的。目前通信用票紧张的状况有所缓和,加之一套普票只发 行两枚,枚数太少,故决定取消发行。”

  邮票发行局同时要求北京邮票厂做好取消发行“喜鹊、鸽 子”邮票的善后工作,由厂里指派专人清理,包括淸点印版、过轮 纸、印样、邮票印品等,并按规定全部销毁。这套普票的发行计划 变更,不仅在邮票发行局内部涉及一些善后工作,在外界也产生 了一些影响。

  1985年11月,《集邮》杂志上发表了记者采访邮票发行局 负责人许宇唐的文章,许宇唐对记者说:“多年来未发行胶版邮 票,1986年计划发行一套胶版普通邮票,共2枚,一枚图案是鸽子,一枚是喜鹊。”1986年9月,《集邮》在新邮预报栏目“十月 份将发行的邮票”中,正式公布了这套普票发行的具体资料。

  普24喜鹊、鸽子
  1986(具体时期待定)
  2—1喜鹊 4分 2—2鸽子 8分 齿孔度数:11度整张枚数:150 版别:胶版设计者:金鸿钧 印刷厂:北京邮票厂背面刷肢到1987年2月,《集邮》在新邮预报栏目“三月份将发行的 邮票”中,却又宣布:邮票发行局1986年第19号关于“喜鹊、鸽 子”普通邮票的发行通告作废。

  从上述预报资料看,这套普票到新邮预报时,已印制完毕, 只待择日发行,发行日期应在10月。可迟迟不见“喜鹊、鸽子” 问世。直到1988年8月10日普24“中国石窟艺术”面世,人们才 知道原普24“喜鹊、鸿子”已被“中国石窟艺术”邮票取代。

  三、普24“中国石窟艺术”和普24甲小型张
  普24“中国石窟艺术” 1988年8月10日至11月30日发行的普24“中国石窟艺术”,是中国普票新开发的一个题材。邮 票选取了中国四个著名石窟的雕像作为图案,由雕刻人员集体设计,画面布局严谨,力求简练,雕像在没有任何背景的衬托下, 显得典雅大方,充分体现了雕刻版邮票的特点。4枚邮票分别采 用紫、绿、棕、蓝4种雕刻墨色影雕套印。这套邮票票幅30 ^40 毫米,4枚邮票面值分别为2元、5元、10元、20元,以满足邮政 包裹、国际邮件等业务对高面值邮票的需要。是中国普票中面值 最高的一套普票。

  邮票发行局在向邮电部的请示报告中说:这套高面值普票, 早在1984年就筹划发行,后定在1987年上半年发行。图稿是约 中央美术学院周令钊教授设计的,为4幅“中国古代名楼”图 案。但因高值普票使用时间长、面值高,要求防伪性能好,必须是 雕刻或影雕版印制。而“名楼”图稿虽几经修改,花费很长时间, 但结果仍不适宜雕刻或影雕版印制。另外“名楼”的4幅图稿的 颜色很近似,不便区别面值,使用中易出现差错,也不易作高值 普票。加之1987年纪特邮票图稿设计不能按时完成计划,这将 对邮票发行工作、集邮业务及其经济效益造成不良影响。而“名 楼”这套图稿从题材、图案、色彩、印刷等方面又都适合作特种邮 票。为弥补纪特邮票图稿不足带来的不良影响,经邮票发行局反 复研究报邮电部批准,在调整1987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时,作 特种邮票发行了。这样高值普票的供应就受到了影响。

  为尽早解决这一问题,1987年7月27日,邮票发行局局务 会议研究决定,为了满足邮政通信需要,要在1988年上半年发 行高值普票,因时间紧,不对外约稿,由邮票发行局雕刻室的人 员共同设计并雕刻。讲述了这套普票的变更情况。

  普24甲从“中华全国集邮展览’ 89 “北京”小型张1989年10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在北京举 办了中华全国集邮展览。这次邮展在筹集经费方面采取了一个新举措。过去举办全 届性邮展的经费主要来源于邮电部拨款和邮票发行局、集邮总 公司等单位资助。这一次邮电部决定参照国际上通常的做法,专 门发行一枚特殊邮品一10元面值的小型张,将销售的收人作 为举办全国邮展的基金。由于这枚小型张是中国首次发行的高 值集邮票品,其发行目的,发行方法及邮票名称、性质、规格等诸 多方面均无先例。一经提出,便引起广泛关注和众多议论。

  有关部门设想为了解决举办全国性邮展所需经费问題,今 后举办全国性邮展时,可专门为邮展发行小型张一枚。发行数量 适当控制,采用单一编号2,不编序号,其目的是有些人 即使买不到,也不会造成“集不全”的遗憾。邮电部领导后来决定 这枚小型张不编号。对此,集邮界和邮票经营者提出了不同意 见,认为发行小型张不予编号的做法不妥,并对这枚小型张的面 值和印量等问題发表一些看法。

  1989年4月,中国集邮总公司在举办的各省邮票公司经理 学习班上,对如何发行这枚邮展小型张的问题,征求了各省公司 经理的意见,经理们的意见主要是:
  1. 一致认为,这枚小型张应当单独编排志号,这样符 合我国邮票发行的一般规定。如果发行新的邮票品种没有 志号,难以向群众解释。

  2.设置的10元面值太高,以不超过5元为好。因为 1989年已经列入计划的小型张面值最高为5元,面值太高了不太符合中国的国情。

  如果单编志号,发行数量不能太少,最少也不应低 于已确定的其它几牧小型张的印量,否则会给基层邮票公 司销售带来很大困难。目前集邮的队伍很大,数量发行得太 少,容易发生问题。

  这些意见反馈给了邮票发行局和邮电部。一些在北京的全 国集邮联常务理事也认为发行小型张不予编号的做法不妥,联 名写信向邮电部领导反映意见。邮电部领导即指示邮票发行局 要妥善处理小型张的编号问题。

  此时,该票的设计由于时间紧迫,决定采用已有图案。邮 票发行局提出了两套设计方案:一个选用普9第四图天安门 图为票面设计而成,一个选用普24“中国石窟艺术”邮票的第 三枚一麦积山石窟菩萨图为票面设计而成。经研究,认为普9 天安门票面是20世纪50年代发行的普票,邮票厂需重新制版 方可印制小型张,工艺比较复杂,效果也不如另一方案,于是决 定选用普24菩萨图,加外暗红色边饰。印金色图案和文字,采用 雕刻加影写版套印。这样处理兼顾了各方面的意见:小型张不 必印明编号,符合邮电部“不编号”的要求;小型张又有普24甲 的编号,解决了集邮界要求予以编号的问题。

  关于这枚小型张的发行办法,有关部门也先后提出过多种 方案。起初的建议是由中国集邮总公司销售,从销售所得的总数 中提取20作邮展基金,出口所得外汇也提取2096。但是,有关部门对此意见不能统一,提出:如经中国集邮总公司销售,则发行量应该与一般邮票相同,而且对于如何提取收人用于邮展也存异议。最后经邮电部领导研究决定,这枚小型张由各省局所属集邮公司销售,由邮票发行局按各省、区、市1988年底集邮协会在册会员人数加机动数分配给各邮电管理局,保证在册会员每人一张。出口仍由集邮总公司办理。小型张售价按邮票面值,销售收人的80作为全国邮展经费。

  普24甲的发行量为130万枚,可为全国邮展筹集经费800万元左右。全国邮展前,为了做好发行工作,邮票发行局专门派人核实了应分配给各地的数量。主要供应全国各地集邮协会在册会员每人一套。

  1989年10月12日,普24站甲如期发行。主图采用普24“中国石窟艺术”的第3图“麦积山石窟-西魏”,“菩萨”。边框为枣红“中华全国集邮展览”89 北京”字样。因小型张主图采用了普 24的邮票图案,被编为普24甲,归人了普票之列。

  邮电部对普通邮票选题、设计、发行工作采取的各项新措 施,彻底改变了中国普通邮票长期以来保守陈旧的面貌。普票新 题材的不断开发,设计竞争机制的引人,系列邮票和设计形式的 大胆创新,特殊普票小型张发行方式的探索和实践,使这一时期 的普通邮票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新气象。这些变化,体现着改革开 放的时代精神,使中国普通邮票在满足邮政业务需求的同时, 提髙了它的艺术观赏性。





邮票收藏



标签:
更多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3号  电话:15210093958 (微信同号)
    • 2586199133(微信号)
    •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17063号-5
    • 版权所有:百分邮票收藏网 2003-2019
    • 声明:网登载内容来自报纸、网络、新闻等等,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