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收藏
集邮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收藏知识 >

西北科学考察团纪念邮票的发售方式

来源:收藏 发布于 2013-08-29 阅读
  西北科学考察团纪念邮票于1932年6月3日发行。该票的 发售方式较为特殊,此项纪念邮票印数为2.5万套,计邮票10 万枚,除按照考察团和邮政总局的需要留下4500套以备局内留 存、发售及送往联邮各国外,余票2.05万套由考察团依票面价 格昀回。在邮政总局留下的4500套邮票中有500套是送给万国 邮政联盟各国;1500套将在上海、北平、南京、汉口、广州发售; 2500套由总局留存。

  由于新顆邮局以新疆邮区所售邮票向来加盖“限新省贴用” 字样,而此次发行的纪念邮票原未准备在新疆出售。交通部邮政 司指出,西北科学考察纪念邮票原本是为西北科学考察活动所 特制的,因此其发行范围不能将与西北最有关系的新疆除外,邮 政总局必须设法变通解决,使该邮票能在新疆地区发行使用。邮 政总局鉴于此项邮票已经分配完毕,便于1933年元月11日缮 发的致邮政司的文中回答了这一问题。该文在详列该邮票发行 数量分配情况之后说:“此外更无余数可支配,唯此项纪念邮票 既有少数业经邮局在上列指定各局(南京、上海等五局)所发即 已,得有曾经邮局发行流通之历史,所有该考察团向本局购得之大部分邮票尽可随时随地转售或贴寄邮件,以资纪念。”

  到了 1933年,又出现了该票的通用期限问题。西北科学考 察团纪念邮票自发行以来已近一年,其所发往上海等地邮局的 邮票所剩无几,但存留在考察团手中的还有相当多的数量,并且 仍一律通用贴纳邮资。因此,根据邮局有关发行纪念邮票通用期 限的规定,邮政总局请求交通部将该项纪念邮票的最后使用限 期定至1933年12月31日为止。在此期限之内,该项邮票仍可 照常贴付邮资或向各邮政局所掉换其他普通邮票,超过期限即 行作废,以使发行告以结束。交通部随即批准了邮政总局的这一 要求。1933年6月2日,邮政总局对各邮政管理局及一等邮局 作出规定,西北科学考察团纪念邮票自1933年7月1日停止出 售,但自停售后至1933年12月31日止,仍可照常贴寄邮件、包 裹或掉换面值相等的普通邮票,1934年1月1日起即行作废, 不再通用,也不准再予以掉换。各局所有未经售完以及换入的邮 票均应在通用期满后,汇送北平邮票监视处处理,该项纪念邮票 的发行与使用至此结束。

  西北科学考察团纪念邮票,是中国政府奖励科学之举。这套 邮票发行的初衷,是“用部分邮票收入用于科考工作”,弥补考察 团的经费不足,并且得到交通部邮政总局的大力支持。但从具体 发行中即大多数邮票由考察团按面值价购回;而且镌刻邮票原 版、翻制大版和印刷的费用均由考察团负担,看不出是如何将部 分售票收入用于考察工作的,邮政当局和科考团也都没有提出 具体的实施办法。但是从整个邮票发行的过程来分析则不难看 出:这套颇具纪念价值的邮票,其发行枚数仅为10万枚,相当于 此前发行的孙中山国葬和谭延闾两套纪念邮票各发行数量的百分之一,数量极少,成为十分紧俏的集邮品;而且发行方式也极 为特殊,除极少数量(1500套)在全国五个邮局象征性地发售 外,其余全部1 05万套共卩.2万枚全部由科考团按面值统购, 形成了票源的独家垄断。不难看出,“用部分邮票收人用于科考 工作”,是科考团通过集邮市场出售邮票赚取差价利润的方式实 现的。事实也是如此。该票发行以后,外国驻华大使、银行家、研 究中国文物的人士纷纷购买。由于公开发行数量甚少,市场价格 猛涨,考察团最后以高于原面值25倍的价格一5元一套卖给 国内外集邮者,解决了考察团的经费困难。这虽然是符合该票发 行的原意,但在当时却不免受到了集邮界的责难。时过境迁之后 再看,现在这套纪念邮票不仅已成为民国时期一套颇具特色、很 有历史意义的邮票,而且这种特殊的发行方式也颇具经营意识。

 

邮票收藏


标签:
更多
    邮票收藏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3号  电话:15210093958 (微信同号)
    • 2586199133(微信号)
    •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17063号-5
    • 版权所有:百分邮票收藏网 2003-2019
    • 声明:网登载内容来自报纸、网络、新闻等等,文章及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投资须谨慎。